中华“扇”意
时间:2023-08-14 23:29:09来源:齐鲁壹点

□孙葆元


(相关资料图)

扇子是用具,也是道具。现在是空调时代,炎炎夏日,人们都往空调房里钻,扇子就被冷落了。可是某些场合仍有人手执折扇,即使在有空调的室内也把一柄折扇放在桌上,并不使用,此时这柄折扇就代表了一种文化习惯,已经不是用具,而是道具。

中华文化讲“意”,往往用一个符号表达“意”的境界,这个符号有时是季节轮替,有时是一个物件,扇子就是这样一个蕴含深意的物件。

空调进入居家生活之前,扇子是家家度夏的必备品。有家庭备着数柄,除家人自用,来客也用,一是扇风,二是驱蚊。市井便有童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

在济南的家庭生活中,物资短缺时有人家借米借面,甚至借酱油借盐,从没见过借扇的。这就不是从物品方面考量了,而是文化与风俗使然。

首先,“扇”与“善”谐音,扇者善也。善生自心,岂可借渡?中华文化以善良塑造人的品格,与人为善、独善其身、乐善好施、上善若水等等不一而足,执扇自证,品格可以修炼却不是借来的。

人有穷富,扇无新旧,人的“善”意却不可随风飘逝。

唐朝人唐怡写过一首《咏破扇》诗,道:“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显然这是一位女性,用一把柄状如明月的罗扇掩在嘴上笑,可是那柄扇子已经被损坏,绫罗的扇面也破了,还没有起秋风就不能用了,不知是说扇还是说扇的主人?无论是谁,都留下无穷的善意。

秋风起时,扇子收了,来年初夏再找出复用,而破扇就只有一弃之命。唐怡是在以扇喻人。

扇子固然不可与借,但是可以作为礼物赠友。过去的读书人喜欢扇子,往往把它作为贴身之物,或拢于袖中,更多的是执扇而行。所以,向挚友赠送一把折扇,扇上若有题句赠言,更是情谊的表达。

赠扇是施于人,借扇是求于人,两者大相径庭。

明朝人张位就为我们留下一首《赠扇》诗:“冠剑联鳷鹊,天风满建章。宠光临白羽,节序届朱阳。捧给罗中使,新裁总上方。传宣天语近,披拂舜熏长。不向三秋至,终令什袭藏。愿言清惠溥,尽使热中凉。”这首诗是连同扇子一起赠给朝中同僚罗中使的,这是一柄新制的扇子,而制扇谓之“裁”,白居易在《白羽扇》中曾说“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张位的这首《赠扇》诗写的是,当年扇子在汉朝盛行,扇出的风充满建章宫。今天节序又临炎夏朱阳,请你用这柄羽扇取风,那风便如天语,便如舜之熏风,给你带来酷热中的清凉。

诗写得比扇子还美,所谓物美不如意美,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此风一开,文人便在赠送的扇子上题诗作画,把友谊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开启了扇画的文化之门。题诗题画的扇比素白扇更珍贵,又开启了诗画入扇的先河,也创造了画扇的市场效应。

野史记载,东晋王羲之有一天在路上行走,看到路旁一位老妇人卖扇子,没有人光顾。王羲之心生怜悯,过去拿起一柄素扇写了几个字扔下欲走,老妇人大怒,斥道:你污染了我的扇子,怎么卖!王羲之不怒,反而笑着说:这柄题字扇你卖十倍的价格,试试?王羲之走后,那柄扇子果然卖出了天价。看来这样的传统故事早在明以前就开始上演了。

明朝的唐寅也喜欢搬弄几笔题扇画,帮助市井中困苦的人。效仿乎?独创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创了画扇的文化传统。 不管自执还是赠送,扇子都是以使用功能登场的,然而最初创造出扇子是由使用功能转化为礼仪功能。

据晋朝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舜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明确地告诉我们,扇子是由舜发明的,问世时叫“五明扇”。哪五明?书上没有记载,不好妄猜,在原始社会,无非就是事明、理明、文明、天明、地明之类。

那柄最初的扇子绑在一根长杆上,被高高地举起,大有告示的作用。“扇”,善也。社会需要“善”,“五明”就是社会五个方面的善意。

在酷热的阳光下,人们突然发现这柄高高举起的“扇”能遮挡阳光,于是它就有了遮阳的功能。

崔豹继续记录:“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扇普及开来,在秦、汉两代,士大夫和公卿贵戚都用树扇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存在。到了魏、晋才对树扇做出限制,除了皇帝的乘舆,其他人一概不能使用,那高高举起的扇子就成了皇权的象征。

于是我们在图画中看到,无论殿内宫外、刮风下雨,凡帝王出行,都有两个人举着扇子,那是权威,扇子摇身变成了礼仪扇。

礼仪除了是形式,更是思想上的规则。形式永远替代不了用途,扇子又回归到它的使用功能。回归的扇子柄短了,方便实用,也区别于礼仪的形式,却成了文化人风雅的标示。

曾经文化人多用折扇,除了携带、把玩,还寓意“能折能展”的人生理念。人手一扇,风情万种,扇子就兼备了实用和人生道具的功能。

白居易很看重这一点,题诗说:“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他在讲用扇子的人。

具体地说,扇子的种类决定了执扇人的社会地位。折扇决定了文人雅士的身份,团扇、罗扇就决定了淑女的品格,那么蒲葵之扇只能是市井引浆贩履之人的爱物,对于他们来说,蒲葵扇子只有实用的功能,无荫之地遮阳,无风之处扇风,甚至可以当坐垫隔凉。把尊贵的扇子垫到屁股底下,实在没把那礼仪当回事。

扇子的文化回到最质朴的原点,这是扇子的去礼仪化。

市井中的蒲葵之扇延续了千年,我就见过很多这样的白须翁,执一柄蒲扇,穿一领直衫,汗水把直衫的后背浸湿,于是把蒲扇伸进衫中,扇柄插在裤腰上,那衣衫被扇骨支撑,就成了穿在身上的帐篷。

中华文化从铸造那天起就讲风气,倡正风,抑邪风。扇子是取风的工具,又是仪表的配饰,它扇出的风就应该是清风徐徐、正风坦荡,总之是人间高风,扇子就被赋予清正、高洁、吉祥的善意,同时也象征驱逐歪风邪气的法器,以扇赠人的含义就深化了。

据历史记载,扇子就是唐朝的国礼,以此物彰显大国的威仪与正气,为友邦赠送吉祥。

千年过去,有两位摇着扇子的人长久驻留在民间传说中,一位是诸葛亮,手里摇着一柄鹅毛扇,那把扇子摇出的是智慧;另一位是济颠和尚,手里永远摇着一把破蒲扇,摇出了民间的狡黠,狡黠更多的时候是民间的智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储备棉销售成交率100% 均价17596元/吨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中华“扇”意

    □孙葆元扇子是用具,也是道具。现在是空调时代,炎炎夏日,人们都往空

  • 储备棉销售成交率100% 均价17596元/吨

    【储备棉销售成交率100%均价17596元 吨】8月14日储备棉销售资源12001 3

  • 八字中怎样看偏财

    “十神”是中国传统命理中的一种,它是一种以天干地支为基础,以阴

  • 逐梦|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画面首次公开

    逐梦|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画面首次公开,台湾海峡,海军,逐

  • 中国铁塔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深化“一体两翼”战略 收入增长多点支撑

    8月3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股票代码0788 H

  • 佳兆业集团今年已交付房源约2.3万套 超去年全年

    佳兆业方面表示,今年1-7月,佳兆业集团在深圳、广州、上海、重庆等地

  • 盘后1股发中报 最新:淳中科技

    【16:14淳中科技公布半年报】淳中科技(股票代码:603516)公布北京淳

  • 北京强降雨已致11人遇难 “应撤尽撤” 多地开始泄洪 这些人要立即转移

    继续关注京津冀极端降雨天气。北京此轮强降雨已致11人遇难,其中2人在

  • 和田玉五毒墨玉手链

    和田玉五毒墨玉手链是一种以和田玉和五毒墨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手链。和

  • AMD传市场回暖喜讯,三季度PC业务料将环比两位数大增,盘后一度涨超5%

    二季度AMD营收同比下降18%,仍高于市场预期,当季PC业务收入同比降54%

  • 全部平安!K396次、Z180次列车旅客和乘务人员最新情况通报

    K396次列车上900余名旅客和工作人员全部平安8月1日20时30分,中国铁路

  • 家门口夺冠!19岁自贡姑娘陈佳获女子1米板金牌

    家门口夺冠!19岁自贡姑娘陈佳获女子1米板金牌2023年08月01日16:57:21

  • 天津法院宣判一养老诈骗案 团伙跨十余省市骗416人

    中新网天津8月1日电(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

  • 【漫话大运】外国运动员上演“张飞绣花”

    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大运村推出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各国和地区代表

  • 最大的湖泊是什么湖?世界第一大淡水湖是哪个湖? 当前动态

    最大的湖泊是什么湖?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里海(英语:Caspian

  • 2023年惠州中考补录什么时候出结果?

    一般志愿补录填报之后,在报名结束的第2天就可以查询到结果。关于准考

  • 旅游
    • 天天快资讯丨胆囊息肉长在什么地方?胆囊息肉挂内科还是外科?

    • 环球热头条丨IE浏览器证书提示错误怎么解决?ie浏览器已停止工作怎么解决?

    • 新消息丨艾尔登法环左上角地图怎么开?艾尔登法环地图有多大?

    • 全球热议:叶明:平台的互联互通义务亟需规范解决